中国的探月计划
“嫦娥工程”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。
我国“嫦娥工程”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、落、回三个阶段。

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。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,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在西昌中心升空。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,尺寸为2000毫米×1720毫米×2200毫米,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长度18米,预设寿命为1年。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: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;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;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。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,撞向月球预定地点。

“嫦娥二号”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,主要任务是:为“嫦娥三号”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,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,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、月壤厚度、地月空间环境等六大任务,设计寿命半年,2011年4月1日圆满完成预定任务。2013年11月,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突破6千万公里。已经成为人造太阳系小行星,嫦娥二号有望最远飞到距地球约3亿公里。

“嫦娥三号”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。它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,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(即“玉兔号”月球车)组成,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,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,将一期工程的“表面探测”引申至内部探测。